“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如今排在首位的“柴”已經被燃氣所取代,它和水、電一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燃氣已成為基礎能源,城鎮燃氣服務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使用規模不斷擴大,應用范圍更加廣泛。但燃氣易燃易爆,影響安全的因素十分復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極易引發突發事故,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燃氣管網作為城市生命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燃氣安全工作尤為重要。
安全事故頻發
2016年7月18日,中油中泰(郴州)天然氣有限公司天龍加氣站發生一起液化天然氣槽罐車泄漏事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根據事故報告,該企業未嚴格執行已經制定并上墻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記錄不齊全,暴露出燃氣安全生產管理疏忽問題。這雖是個例,但實際上反映了燃氣安全管理漏洞仍存、安全事故多發的現狀。
據燃氣行業門戶網站博燃網數據統計,2016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燃氣安全事故900余起。事故共造成1100余人受傷,95人死亡。數據顯示,每年7月是燃氣事故的高發期,因夏季天氣炎熱,給燃氣事故的發生創造了“可乘之機”。
“燃氣事故遠不止這個數字,未披露的一定還有很多。燃氣管網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生產與使用都涉及多個環節,只有保證城市燃氣管網的安全性,才能使燃氣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對本報記者說,“在城市燃氣安全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受到地形、地質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導致氣源質量有所下降,這樣就會對城市燃氣輸送的安全性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安全事故。而在城市燃氣輸送的過程中,如果發生管網腐爛、腐蝕現象或用戶操作不當,也會導致事故發生,燃氣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隨著城市燃氣市場的逐步開放,城市氣化率逐年上升。在城市燃氣運營過程中,應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了解,并針對每一個管理環節全面深化,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提升城市燃氣運營質量,確保管網與設備的安全運行和穩定供氣,是城市燃氣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永恒課題”。
智慧安全護航
目前,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已進入全面滲透各行各業、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掌握信息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和安全。燃氣行業也不例外,燃氣管網的正常運行關乎千家萬戶居民的生命安全,做好城鎮燃氣安全工作至關重要。
2008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系統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既然民用級應用的GPS定位精度偏差較大,那么應用北斗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否能夠解決我們對于精準服務的需求?
以北京市為例,截至2016年,北京市燃氣用戶數量達到580萬戶,天然氣供應量達到152.24億立方米,用氣量居全國城市第一,世界第二,僅次于莫斯科。同時,天然氣管線長度1.8萬余公里,地下燃氣管線長度達到1.65萬公里左右,五環內的絕大部分管線都位于地下。為確保用氣安全,管線巡檢是燃氣巡檢人員每天的必修課。
在燃氣管線發生應急事件時,最重要的就是快速準確定位,找出事故原因,及時搶修避免次生災害發生。以往的巡檢工作主要靠人眼巡查,手動記錄,后來基于GPS系統建設的巡檢系統,使用安卓手機進行定位,但精度往往在5到10米左右。“由于民用GPS系統原理、設計的原因,定位不精確的毛病幾乎無法克服。特別是在燃氣管線發生泄漏事故時,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北京燃氣集團總經理支曉曄對記者說。
“使用北斗后,每位巡檢人員都會手持一臺加裝了定位模塊的平板電腦,沿著負責的管線線路進行常規化的巡視。” 支曉曄補充說,“此外,北京燃氣在所有搶險工程車上全部安裝了北斗系統,一旦接到報警就可以應用北斗導航系統指引搶險車輛快速準確到達事故地點,然后利用國家北斗精準服務網精準定位燃氣管線位置。”
遲國敬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不僅北京燃氣集團,華潤燃氣、新奧集團、深圳燃氣集團等企業都將北斗精準服務應用于管網巡線系統、管網泄漏檢測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各個環節,大幅度強化了燃氣管網管理的精細度和深入度,從本質上提高了管網建設、運營、安全等業務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安全事故也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兩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國安全事故數據披露不夠全面,沒有權威機構進行發布,對開展燃氣安全工作有一定影響。“其實燃氣事故數據是否有權威機構進行完全披露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通過已有事故總結經驗,不斷運用智慧管理的方式提升城市燃氣的安全、穩定等性能”。遲國敬說。
博燃網
有獎活動
為您服務
微信
公眾號
官方
微博
返回
頂部
文章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匿名評論
最新評論
暫時還沒有評論,不如來搶個沙發?